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正在施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是2001年修订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的需求也愈发旺盛,而目前该标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处置技术及设施运行参数调整问题;二是与现行其他法律、法规、标准不协调、不系统。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本次的第二次修订,规定了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选址要求、技术要求、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运行要求、监 测要求、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修改了危险废物的定义;
——增加了高温热处理、现有危险废物焚烧设施、新建危险废物焚烧设施、测定均值、1 小时
均值、24 小时均值和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的定义;
——修改了烟气停留时间的定义和焚毁去除率(DRE)的计算方法;
——修改了危险废物焚烧厂的选址要求;
——调整了焚烧设施的焚烧物要求以及焚烧设施排放污染物的监测要求;
——增加了焚烧设施技术性能要求中对烟气一氧化碳浓度、在线监测装置及助燃系统的要求;
——增加了焚烧设施的运行要求;
——取消了对焚烧设施规模的划分;
——提高了颗粒物、氟化氢、氯化氢、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删除了医疗废物焚烧的相关内容。
与原标准相比,取消了烟气黑度这一指标,将原先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规定修改为1小时均值和24小时均值,不再考虑不同规模焚烧设施间的差异。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食源性病毒是以食物为载体,导致人类患病的病毒。常见的食源性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人星状病毒等,流行范围广、传染性强、易产生暴发流行,引起严重腹泻等症状,不但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制约我国食品贸易发展。鉴于病毒特性的限制,贝类中食源性病毒的检测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即荧光PCR方法,这3种病毒属于RNA病毒,其中诺如病毒无法人工培养,因此研究制备与PCR方法配套使用的阳性对照定量标准物质就显得尤为重
了解更多> >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加到食品中,以增进食品色泽和风味,并有抑制微生物的防腐作用,有助于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延长保质期。但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肉制品、腌制蔬菜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长期食用甚至会诱发消化系统癌变。在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有明确规定。
了解更多> >伟业计量积分兑换月正式开始!积分商城好礼多多,可兑MacBook Air、华为 Mate Xs 2、苹果14、索尼ps5、大疆Mini 3 Pro、京东E卡和众多品牌智能家电等礼品,您来,就“兑”~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