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医学计量管理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方法

咸鱼淼-会员头像-www.bzwz.com伟业计量
咸鱼淼 2020-07-15 10:31 评论( 0 ) 浏览( 1256 )

以下通过对医学计量管理状态进行分析,从医学计量管理异常状态发生可能性、发生频次和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3个方面,对医学计量管理状态进行风险评级,根据风险程度,制定不同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措施。

一、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监视评审5个步骤。按照这5个步骤,对医学计量管理风险进行管控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医学计量管理风险管控流程

二、风险识别

下面以医学计量管理为主线,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信息收集等方式,系统、全面地收集医对医学计量管理涉及的管理人员、学计量管理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技术人员及被诊疗对象等(人);医疗设备、计量标准等(机器和材料);医学计量监管政策机制、医疗机构内部计量管理制度等(方法);医学计量检测等(测量);医疗设备和医疗机构的情况、政府医学计量设备和经费的投入、医学计量社会监督等(环境)逐一进行风险识别。对计量检测技术方法和规范的变化、医疗技术手段的革新、新设备的配置、设备发生较大变化和医疗机构自身组织发生变化等都进行风险的重新识别。
调研和咨询的对象包括与重庆市医学计量管理密切相关的4个方面人员:政府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技术专家、医疗从业人员和病患(见表1)。结合近年来我市医学计量管理工作中的案例经验,从以上4个方面人员的视角出发,对医学计量管理全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共识别出风险因素41个,如表2所示。
表1 重庆市医学计量管理相关问题的调研和咨询对象
表2 医学计量管理风险因素识别

三、风险分析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称为风险,风险不确定性包括发生的可能性、发生频次高低的可能性和发生后产生后果大小的可能性3个方面。采用质量风险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是非判断法进行风险分析。则有
D=L×E×C
式中:L——发生医学计量管理异常的可能性(取值见表3);E——发生的频繁程度(取值见表4);C——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取值见表5);D——风险值(取值见表6)。
表3 发生医学计量管理异常的可能性(L)
表4 发生的频繁程度(E)
表5 发生后产生的后果(C)
表6 风险值(D)

四、风险评价

采用LEC法和是非判断法进行医学计量管理风险危险性评价,将估计的医学计量管理风险与给定的风险准则对比,来决定医学计量管理风险危险性等级。先采用LEC法,以D值的高低划分医学计量管理风险状态等级,把影响程度等级≥B级(即D≥70)确定为医学计量管理风险重要特殊状态。再采用是非判断法,对特殊状态进行评价,符合是非判断法要求条件之一的确定为重要医学计量管理风险。按照上述评价方法,对梳理出来的医学计量管理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得出A类医学计量管理风险9个,B类14个,C类18个。A、B类医学计量管理风险如表7、8所示。

表7 A类医学计量管理风险

表8 B类医学计量管理风险

五、风险控制

医学计量管理风险控制采用“风险预防”和“风险减小”的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次和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应通过建立制度建设、培训预防和监督检查等机制,来提升医学计量管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针对不同级别的医学计量管理风险,制定不同的预防性措施和控制性措施。A类医学计量管理风险,责任部门须对控制措施进行持续优化,完善形成制度,对控制措施进行培训和医学计量管理意识的再教育,并对控制风险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B类医学计量管理风险,责任部门须制定防范措施,对控制措施进行培训,并对控制风险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C类医学计量管理风险,责任部门须引起关注,防止医学计量管理风险不良影响程度进一步扩大。
对于重要危险源,采用防差错管理理念,在制定防控措施的同时,制定医学计量管理风险核心环节控制流程图进一步提升医学计量管理风险控制力度。部分防控措施如表9所示。

9 医学计量管理风险控制措施举例

六、监视评审

建立三级分析模式和两种反馈流程,对医学计量管理情况进行监视评审,确保医学计量管理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
三级分析模式:根据医疗机构、计量检测技术机构和政府计量管理部门医学计量管理工作重点,明确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按照上一阶段主要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当前阶段控制情况和当前阶段主要存在问题,实现医学计量PDCA管理循环。两种反馈流程:按照谁的工作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政府计量管理部门反馈流程和计量检测技术机构反馈流程,管理层级逐渐向上。

七、持续优化

建立医学计量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动态更新机制,持续优化完善医学计量管理风险防控体系。(1)过程优化。通过对医学计量管理风险控制和过程监视,对已识别风险控制措施乏力、导致反复发生的风险,由政府计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重新对质量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2)结果优化。以风险识别、过程追溯和事故报告作为风险防控体系的输入,动态更新风险防控体系。(3)定期评审。每年组织一次对体系运行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持续优化医学计量管理风险防控体系。

八、小结

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医学计量管理范畴,转变了医学计量事中、事后管理理念,采用预防性管理方法,突出前期策划作用,从根源上控制产生医学计量管理状态波动的因素,风险管理要素更加清晰,控制措施有效,计量风险的管控呈现系统化、科学化和流程化。医学计量管理风险管控运用可靠性管理的思想,节点清晰,流程明了,职责明确,措施科学,风险管理职责更加明确。同时通过监视评审和持续优化,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医学计量管理风险管控的灵敏性进一步增强。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