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1》将我国已公布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分为23类,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和其他。该标准规定了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标准,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非法添加物质,如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苏丹红等被公众误认为是合法食品添加剂,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误导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产生误判和恐慌。
2.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用量较少,但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等过程中,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必要的。
食品添加剂一词源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但其实际应用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就掌握了用色素为糖果着色的技术;我国古代《食经》和《齐民要术》中也有关于“添加剂”使用的记载,如盐卤被用作凝固剂生产豆腐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给食品加工带来很多好处与便利:
(1)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感官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如着色剂、调味剂等;
(2)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保持或提高食品品质,防止食品变质,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3)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优化加工工艺,有利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如稳定剂、凝固剂等;
(4)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还能够促进人体健康,如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