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前期,社会上公认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引起社会强烈关注,这也指示着粪-口传播风险的存在。
为什么不是直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最有效的检测方式是PCR检测,但检测周期长,检测能力有限,不能实时反应污水的情况。检测大肠菌群的实时状况可以监测医院废水的消毒效果,以此及时作出相应措施,阻断粪口传播的途径。
问:为什么要监测大肠菌群?
答:大肠菌群来自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肠道,通过粪便排出。大肠菌群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与病原菌最接近,且以大肠菌群在肠道中的数量最多。因此,大肠菌群含量能较好的反映水体中肠道致病菌的含量,符合对水质进行粪便污染检测指示菌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常以大肠菌群为指示生物来评价水的卫生质量。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06)都把大肠菌群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问:为什么把粪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
答:大肠菌群最初作为肠道致病菌而被用于水质检验,现已被我国和国外许多国家广泛用作食品卫生质量检验的指示菌。用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的指示菌的原因有:
①在人粪中大量存在,在为人粪所污染的水体中容易测到;
②检验方法比较简便;
③对氯的抵抗力相似于致病的肠道细菌。
问:各行业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要求?
答:
①《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规定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为粪大肠菌群100MPN/L;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为粪大肠菌群500MPN/L.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粪大肠菌群I类水不大于200个/L;II类水不大于2000个/L;III类水不大于10000个/L;IV类水不大于20000个/L; ;VI类水不大于40000个/L。
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粪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不得检出。
④《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一级A标准水粪大肠菌群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103个/L; 一级B标准和二级水粪大肠菌群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104个/L。
⑤《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06)规定粪大菌群每100 mL水样中不得检出。
问:废水中余氯和大肠菌群的关系?
答:目前对氯消毒存在一定的误区,并非只要经过氯消毒,就一定会杀死所有的细菌病毒。目前市场上用的各种含有化合性余氯或者游离性余氯的消毒液,虽然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的也快,而且在余氯浓度降低以后,细菌病毒有可能会复活。而且要区分杀菌跟抑菌的区别,抑菌是抑制细菌的生长,不让其继续繁殖,而杀菌是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让细菌死亡。所以医疗废水杀菌效果是否达到安全排放的一个标准,还需要精密的检监测设备实时连续性的检测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粪-口传播途径之关键节点把控
水循环的流通,在粪-口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有如下水循环流程:饮用水源地-供水管网-医疗等单位-排污管网-污水处理厂-地表,病菌的传播也会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流通。这里的三个节点分别为供水口,医疗废水口和污水处理厂出水口。管控住以上节点,实时监测粪大肠菌群的数量,是有效的管理手段。
“大肠菌群在线自动监测仪”的作用
大肠菌群在线自动监测仪已经在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权威检测机构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大量验证性数据。其检测技术具有监测速度快、数据重现性高、无需验证性实验、操作简单、便于数据网络共享等有点。该在线自动监测仪应用以来,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对城镇周边环境水体中粪大肠菌群含量的影响、病死家畜投入河道对水体粪大肠菌群的影响、水体中富营养化指标浓度与大肠菌群含量的关系等研究领域,提供大量的连续有效的数据。
粪大肠菌群和余氯标准物质,奥科公司均有销售。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