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溴吡斯的明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内源性乙酰胆碱的水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也可用于手术后腹部胀气和尿潴留,但由于其亲水性较强,脂溶性较低,生物利用度不高,因此,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对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磷脂复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载药系统。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脂溶性较强。亲水**物通过与磷脂复合可提高其脂溶性,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依据溴吡斯的明的生物药剂学特点,设计并优化了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并深入研究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将这些性质与PB原料药作比较,以证实 PB与磷脂复合后增加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以溶剂挥发法制备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以药物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
因素方法对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考察,用星点设计对显著性因素进行优化,并且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与二项式方程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效应面法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磷脂与溴吡斯的明以8: 1投料,主药浓度为
4 mg·ml-1,反应温度为40℃,以优化条件制备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复合率为(84.02
±1.68)%,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结果为84.93 %,实际值与预测值相差小于2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能够准确、快速、方便的得到最佳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紫外光谱分析法(UV)、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
)对生成的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进行鉴别,测定其粒径及Zeta电位,并研究其在水及正辛醇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中溴吡斯的明吸热峰消失,相变温度比磷脂低,表明溴吡斯的明和磷脂间有分子间相互作用。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和原料药紫外光谱非常相似,表明溴吡斯的明和磷脂间物理作用非常微弱,且形成复合物后发色基团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红外光谱显示物理混合物的图谱基本上是溴吡斯的明与磷脂主要峰的叠加,而复合物则发生明显变化,溴吡斯的明的一些特征吸收峰在复合物中消失或被磷脂掩蔽。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的实验结果表明,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04.6 nm,多分散系数为0.258,Zeta 电位为-25.12 m V。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在水及正辛醇中的油/水分配系数为溴吡斯的明原料药的17.15倍,而物理混合物仅为原料药的5.41倍,提示溴吡斯的明磷脂化后大大增加了其脂溶性,有利于药物的口服吸收。以上理化性质表明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中,溴吡斯的明与磷脂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
运用
大鼠在体肠灌流法,对溴吡斯的明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情况进行研究,同时比较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及原料药的在体肠吸收情况。采用双波长等吸收法测定溴吡斯的明含量,对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及原料药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渗透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吸收速率常数是原料药的2.32倍,有效渗透率是原料药的2.52倍,说明溴吡斯的明磷脂化后能明显改善大鼠小肠吸收。
采用反向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溴吡斯的明体内血药浓度,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经方法学考察,符合体内药物分析要求。采用DAS 2.1.1 药动学程序计算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及原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 2 h, Cmax 22.79 μg·ml-1, AUC0–∞ 7128.21 μg·min·ml-1,而溴吡斯的明原料药为Tmax 2 h, Cmax 6.00 μg·ml-1, AUC0–∞ 1772.36 μg·min·ml-1,说明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口服生物利用度较溴吡斯的明原料药明显提高,可能是由于溴吡斯的明磷脂化后提高了其亲脂性与渗透性。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