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化学名称:1一(4一氯苯氧基)一3,3一二甲基一1一(1H-1,2,4一三唑-l-基)-α-丁酮。
三唑酮为无色固体,熔点82-83℃,有特殊芳香味,蒸气压0.02mPa(20℃),0.06mPa (25℃),密度1.22(20℃), KowlogP=3.11,溶解度水64mg/L(20℃),中度溶于许多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类以外,二氯甲烷、甲苯>200,异丙醇50-100, 己烷5-10g/L(20℃),酸性或碱性(pH为1-13)条件下都较稳定。 pH3,6,9(22℃)半衰期超过1年。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三唑酮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00-1500毫克/公斤,大鼠经皮LD50>1000毫克/公斤。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在试验剂量内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鱼类毒性中等,对蜜蜂和鸟类无害。
对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圆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内容推荐:水胺硫磷理化性质、毒性及注意事项; 毒死蜱(氯吡硫磷)的作用机制、特点及注意事项;百菌清的毒性、特点和用途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