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一、国际识别码系统
1983年FAO/WHO发布了一套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数字编码的系统,除色素外,该系统基本上按食品添加剂的英文名称顺序排列,由于该系统与分类无关,也无法补充新的品种,仅起到索引的作用,未能为多数国家(尤其是欧盟各国)所接受,目前已经废弃。1989年7月,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第18次会议上通过了以欧盟的E-number为基础建立的食品添加剂国际编码系统(International Numbering System,INS),并给出了物质的一系列的技术用途。INS于1989年被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Committee on FoodAdditives,CCFA)采纳,并被美国、日本等国普遍引用,用以标注和识别各种食品添加剂,并沿用至今。
目前,INS号通常包括3位或4位数字,INS号已有编号是从100号至1521号。例如:姜黄素号为100和胆碱盐类为1001。在识别码中,还有在一些数字后加字母标注,例如,150a表示普通法焦糖色素(焦糖色素I),150b表示亚硫酸盐法生产的焦糖色素(焦糖色素Ⅱ);还有在数码和(或)字母后面再加(i)、(ii)、(iii)可细分为亚类,例如141(i)代表叶绿素铜络盐,141(ii)代表叶绿素铜络合物,141(iii)代表叶绿素铜络合物的钠盐和钾盐;160d代表西红肺红素,160d(i)代表西红柿红素(合成的),160d(i)代表西红柿红素(西红柿)。有INS号的物质并不表示CCFA批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只有经过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Codex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GSFA)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才是正式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物质。INS的编制与收取原则如下:
1.包括了至少一个CAC成员国正式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无论该食品添加剂是否已由被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作过安全评价。故有INS的物质与GSFA正式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名单并不协调。
2.凡有Enumber者,INS号绝大部分均与E-number相同,但对E-number中未细分的同类物作了补充。在某些情况下此类编码尚未确定的则在表中就不予列明。
3.INS对某些没有E-number的作了规定,如氮(INS941)、氧化亚氮(INS 942)。
4.由于Enumber中不包括香料和营养强化剂,故INS也不包括具有JECFA识别码的香料、胶基糖及膳食营养添加剂。
5.将功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酶制剂列入100系列;将变性淀粉类补充列入1400系列。
6.在编制INS号顺序时,通常把相似用途的食品添加剂归为一组。但是,由于列表的扩充性和系统本身的开放性,大多数三位数已经被分配。因此,食品添加剂在列表中的位置不再完全作为指示用途。
7.列表的开放性,由于国际编码系统主要用途是识别各种食品添加剂,因此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会根据进展对INS号进行修订与补充,允许添加新的食品添加剂项目,或删去原有的项目。
二、欧盟的E-number
欧盟采用的E-number编号系统(European Union Inventory Number,E-number;e-code;E No.)是食品添加剂领域最早采用的编号系统。欧盟的分类从E100至E999,采用三位数字。由于容量有限,对同类物有时会用EX××a~等形式表示(即在编号的右方以a、b、c、d等括注加以区别)。对改性淀粉单独采用四位的“E14××”编号,而对食用香料、营养强化剂没有收编。根据欧盟商标法规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上可以只写出E-num-ber,而不需标示具体名称。具有E-numbers并不意味该食品添加剂可以使用到任何产品,也不能说明该添加剂在所有场合应用都安全和表明某些特殊添加剂的明确来源(如天然或人造的)。目前,E-number收编的添加剂约有296种,其中合成色素约有25种。欧盟的这一编码体系已经CAC采用,凡是有E-number的食品添加剂大部分与INS相同。
三、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注册号
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为化学物质登录提供了注册号(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No.,CAS No.)。该检索号由三组数字构成,其中第二组是两位数,第三组是个位数,以便通过编号克服各种因名称不统一所导致的误解,并为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提供线索。由于检索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又有化学文摘的大量技术信息作为后盾,目前在各国使用均已十分普及。因此,不少著作中[包括联合1992年公布的《食品添加剂规范汇编》、美国食品化学法典(FCC)]均收入了CAS No.。
四、染料索引编号
染料索引编号(Colour Index Number,C.1.No.)也叫色素索引编号。英国里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的染料化学教授F.M,洛是第一位将已发现的色素加以分类归纳,说明其应用性能,编辑成《染料索引》,并于1921年出版。1924年英国染色师与配色师协会(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SDC)承办编辑、出版和发行《染料索引》,并以此为第版。1956年至1958年间英国染色师和配色师协会及美国纺织化学师与配色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AATCC)组成染料索引编辑委员会,将所有的色素加以统一编辑,收编了3600种染料和颜料,分列《染料结构分类》和《应用性能分类》,开始系统性地统一编号。每一种染料分别编人《C.I.结构分类》和《C.I.应用性能分类》。每一单纯色素(homogeneous dyes,色素又名着色剂)都同时编列有染料结构编号和染料应用编号。而混合两种以上的染料则没有结构及应用编号。在化学结构分类上,因有机色素的分子都有不饱和的共辄体系,可以按照色素的共辄体系的结构特征加以分类,将色素化学分为25大类,并以“色素索引00000”五位元数字进行编号。每一组编号,代表某一特定化学结构。色素应用分类以“染料索引-应用性能-色调-000”进行编号。该类编码虽然不是为食品添加剂编制的,但包括了食用焦油色素。如柠檬黄的结构分类号为C.1.19140,而应用性能分类号为C.I.食品黄4(C.I.Food Yellow 4)。
五、各国或地区色素代号
某些国家或地区对焦油色素有自己的名称和编号,同一种色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用不同的名称和编号。例如柠檬黄又叫酒石黄,中国台湾叫食用黄色4号,美国叫黄色5号,日本叫黄色4号,英国叫黄色17号,而欧盟叫E102。
六、FEMA
美国香料和香精制造者协会(Flavor and Extract Manufactures?Association of thenited Sitates,FEMA)自1960年~2007年5月陆续23次公布了批准的一般公认安全GRAS)的香料物质2429种,每一种香料物质对应一个FEMA编号(FEMA No.)。EMA每次公布的物质按字母顺序排列编号,发表于《食品科技》(Food Technology).目注有10种物质后来被撤销了GRAS。FEMA公布的物质要取得美国FDA的批准,作为定编号。自前,FEMA在国际上通用。我国允许使用的香料名单中,绝太部分都有EMA”编号,但也有一小部分香料是没有“FEMA”编号的。此外,欧洲理事会及香料物质专家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 &.Experts on Flavoringbstances,COE)是欧洲区域性香料组织。该委员会认可的食用香料在欧洲有权威性,在际上也有指导作用。
七、中国编码系统
食品添加剂中国编码系统(Chinese number system,CNS),以五位数字表示。对我国许可使用的食品加剂按其功能特征分类,功能分类按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的顺序列出,各食品添加剂品种则按其所属主要功能类别任意排列。这种编码方式在GB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进行了具体规定,虽然该标准目前已作废,但在GB2760一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仍对部分食品添加剂标注了CNS号。该编号系统是参照采用了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VolXMW(1983)文件的食品添加剂五位数字表示法编制。我国这套编号系统比INS或E-number系统的容量大得多,但与INS或EEC系统完全不同。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之解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苯胺类化合物等具有特殊的气味,毒性很大,其中有些能通过皮肤迅速地被人体吸收,或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为了能做好检测行业对苯胺类化合物的检测工作,伟业计量推出本期完全符合使用场景与要求的标准物质,欢迎咨询订购!
了解更多> >奥科集团旗下-伟业计量的研发团队,经两年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再次获批81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迄今为止,伟业计量累计已有近400个国标号,自主研发标准物质30000余种,产品涵盖了食品成分、农兽药残留、临床医学、药品成分分析、 环境污染等众多领域,现诚招全国代理,真诚合作,期待您的加入!
了解更多> >季度爆款,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现货供应中,伟业计量货品充足、种类齐全、质量保证,给您一站式的购物体验,欢迎新老顾客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电话4000-999-322咨询订购!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