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2.3大豆卵磷脂用量对叶黄素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
不同大豆卵磷脂用量对叶黄素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见图3。
从图3可见,随着大豆卵磷脂用量的增加,纳米乳液粒径减小,但大豆卵磷脂用量达到4%后,用量增加后粒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大豆卵磷脂作为天然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纳米乳液界面张力,改变体系的HLB值,提高体系的稳定性,但当表面活性剂用量达到一定浓度后,乳化作用已经基本完成,因此,继续增加大豆卵磷脂量,粒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选择大豆卵磷脂适宜的用量为4%。
2.4高压微射流制备叶黄素纳米乳液的工艺优化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处理压力(A)、叶黄素用量(B)、大豆卵磷脂用量(C)为影响因素,以粒径(Y)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进一步优化。正交实验方案及结果见表2。
由级差R分析可发现,影响乳液粒径的各因素作用主次顺序是:处理压力(A)>叶黄素用量(B)>大豆卵磷脂用量,最佳的工艺条件是A2B2C2,即处理压力160MPa、叶黄素用量8%、大豆卵磷脂用量4%,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验证实验,叶黄素纳米乳液粒径(Y)为156.02nm,RSD1.21%,表明该最优工艺重复性好。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见,处理压力量对粒径的影响显著,叶黄素用量、大豆卵磷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不显著。
2.5叶黄素纳米乳液稳定性
2.5.1叶黄素纳米乳液离心稳定性
离心时间对纳米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如图4。
由图可见,离心后纳米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变化不显著(P>0.05),实际观察中也未见有浮油、聚沉现象,表明叶黄素纳米乳液具有较好的离心稳定性。
2.5.2叶黄素纳米乳液贮藏稳定性
叶黄素纳米乳液贮藏稳定性结果如图5。如图所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叶黄素纳米乳化液稳定性粒径整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Zeta电位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贮藏条件的变化导致纳米乳发生聚集现象,使得乳液的稳定性下降。但在贮藏15d内,乳液的颗粒仍然保持在165.21nm以内,Zeta电位保持在23.66mV以内,无浮油、聚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
3结论
采用高压微射流制备叶黄素纳米乳化液,优化的乳液制备工艺条件为:处理压力160MPa、叶黄素用量8%、大豆卵磷脂用量4%,制备的纳米乳粒径156.02nm,具有较好的离心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表明高压微射流是制备叶黄素纳米乳化液适宜的方法。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文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功能再升级!每月1套考题,考试范围为当月直播内容;不限考试、下载次数。收藏伟业计量官www.bzwz.com,点击导航栏直播间即可进入考题页面。
了解更多> >8月10日—8月16日,为感恩新老客户支持,伟业计量为大家带来最刺激的幸运大转盘!积分礼品再一次大升级:iPhone 11、索尼PS4 Pro、行车记录仪、Whoo水乳套装等海量礼品,应有尽有,100%中奖!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