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一、苯醌类
苯醌类化合物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天然存在的苯醌化合物多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因为邻苯醌结构由于两个羧基之间的排斥作用而十分不稳定。
具有苯醌类结构的泛醌类能参与生物体内氧化还原过程,是生物氧化反应的一类辅酶,成为辅酶Q类,其中辅酶Q10(n=10)已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肿瘤。
二、萘醌类
萘醌化合物有α-(1,4)、β-(1,2)及amphi-(2,6)三种结构类型,但实际分离得到的大多为α-萘醌类衍生物,他们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少数呈紫色。
三、菲醌类
菲醌衍生物分为邻菲醌和对菲醌两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唇形科、兰科、豆科、使君子科、廖科等高等植物中。
四、蒽醌类
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产物,如蒽酚、氧化蒽酚、蒽酮及二蒽酮等。
绝大多数蒽醌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中,茜草科、芸香科、鼠李科、豆科山扁豆属、廖科大黄属、玄参科毛地黄属及百合科植物中蒽醌类化合物较多。
蒽醌按母核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
1、单核蒽醌类
蒽醌母核上羟基、羟甲基、甲氧基以及羧基等取代,以游离或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
(1)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至棕色。例如大黄、虎杖等有致泻作用的活性成分多属这类型。
(2)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化合物颜色较深,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
例如中药茜草中的茜草素等化合物属此类型。
2、双蒽核类
(1)二蒽酮类:二蒽酮类是2分子蒽酮脱去1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结合方式多为 10 位碳与 10′位碳(称中位链接),一般其上下两环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如大黄、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成分番泻苷 A、B、C、D 等皆为二蒽酮类衍生物。
如大黄及番泻叶中含有的番泻苷 A 的致泻作用是因其在肠内变为大黄酸蒽酮所致。
(2)二蒽醌类:蒽醌类脱氢缩合或二蒽酮类氧化均可形成二蒽醌类。天然二蒽醌类化合物中的两个蒽醌环都是相同而对称的,由于空间位阻的相互排斥,故两个蒽环呈反向排列,如天精和山扁豆双醌。
(3)去氢二蒽酮类:中位二蒽酮进一步氧化,两环之间以双键相连。此类化合物多呈暗紫红色。
(4)日照蒽酮类:去氢二蒽酮进一步氧化,α与α′位相连组成一新六元环。
(5)中位萘骈二蒽酮类:这类化合物是天然蒽衍生物中具有最高氧化水平的结构形式,也是天然产物中高度稠合的多元环系统之一,如具有抑制中枢神经及抗病毒的作用的金丝桃素等。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