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秋冬季节麦苗本该充满生机,绿意盎然,随风曼舞,然而在豫北地区,走在田问看到的是麦田出现黄苗、瘦苗、弱苗,尤其是2016年黄苗、弱苗更为严重。引起这种黄苗、弱苗的原因很多,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犁地深度不够,前茬作物秸秆粉碎不均匀,聚堆,不能充分怄烂,导致小麦根系空驾,使得小麦根系无法与土壤充分接触,导致根系生长受阻,养分吸收不足而发黄。处理方法:喷施叶面肥和促进根系生长的药物。
小麦最适宜播种深度为3~5cm,播种深度超过5cm时,小麦苗期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出苗耗养过多,养分不足,根系不发达,没有次生根,当麦苗生长需要营养时,根部缺乏输送土壤中营养的根系,幼苗生长迟缓.不能正常分蘖,黄弱苗较多。小麦种子萌发最低温度为1℃~2℃,最适宜温度为15℃~18℃,最高温为30℃~35℃,10℃以下时萌发缓慢,且易染病害。最适宜的出苗日数为6~7d。
疏松土壤同时喷施叶面肥和促进根系生长的激素,要注意抓季节适时播种。建议大家使用45%甲霜恶霉灵+生根剂喷雾,也可以加些噻呋酰胺进去,都能起到刺激小麦生根、生长,刺激小麦呼吸顺畅,提高小麦恢复正常生长的能力。
土传病主要危害根、茎,病害初期是幼苗根部腐烂,直接影响后期生长。土传病病菌生活在土壤中,或者借助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土传病的成因很多,像阴雨天气、污水的流入,上一年病害较重的地块,单一肥料使用过重等等。土传病主要包括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危害茎部,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300 积分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