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在牛奶咖啡饮料中添加乳化剂,可以防止在均质中被打碎的脂肪球重新聚集,保持牛奶咖啡饮料中的脂肪稳定地分散于液体中,以保持产品品质稳定。综合分析5组样品的稳定性,乳化稳定效果较好的为羟基化大豆磷脂。
3、不同增稠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1)目测观察结果
添加不同增稠剂样品的目测观察结果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添加黄原胶样品的浮油层厚度及乳清析出厚度得分最低,其稳定性状态最差,其他三种胶体目测观察得分差别不大,需要利用其他稳定性分析方法进一步筛选。
(2)粒径分析结果
添加不同增稠剂样品粒径分布结果如图8所示。
分析4组样品的平均粒径D值,可以看出添加黄原胶和卡拉胶的样品平均粒径都在20μm以上;相比之下添加结冷胶和MCC样品的平均粒径小很多。分析其粒径分布趋势,添加黄原胶样品大约在28μm处有一个峰,说明蛋白质分子发生了聚集,粒径明显增大,因而产生了沉淀;添加卡拉胶样品的粒径分布趋势与黄原胶类似,但在其右端有小部分突出,且其峰的中心位置约在10μm处;添加结冷胶样品粒径分布存在两个峰,说明样品粒径均匀性不好;添加MCC样品的粒径分布主体部分在0.1μm~1μm的范围内,在10Hm附近有很小的凸起,整体的粒径分布是连续的。结合平均粒径大小结果分析来看,添加MCC样品和结冷胶样品的平均粒径比较小,但由于差距不大,稳定性的判断还需要结合离心沉淀率、LUMi来进行分析。
3、离心沉淀率及LUMi分析结果
添加不同增稠剂样品的离心沉淀率和LUMi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
从图9可以看出添加结冷胶样品和MCC样品的斜率较其它两种样品更低,且5组样品的离心沉淀率结果显示添加结冷胶样品和MCC样品的大颗粒沉淀更少,因此这两个样品的稳定性更好。接下来结合LUMi图谱进一步分析稳定性。
图10中左图对应添加结冷胶样品,具体分析其透光率图,最右侧(即样品管底部)有一块阴影,说明在离心过程中随着离心程度的加大,样品管底部区域透光率逐渐增大,说明体系内部颗粒的分散稳定性不太好;右图对应添加MCC样品,其整体的透光率变化很小,MCC与咖啡粉颗粒高度凝聚成聚集体,而聚集体与奶液问的相互作用减弱,因此体系内部颗粒即使在离心作用下也能维持均匀性,说明添加MCC样品的稳定性较好。
通过目测观察、粒径和LUMi的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可以确定MCC具有更好的增稠稳定效果。
三、结论与展望
1、实验结论
利用快速稳定性分析仪LuMiFuge结合目测观察法、粒径分析法、离心沉淀率测定方法,筛选确定了对牛奶咖啡乳饮料稳定性最好的稳定剂:磷酸盐选用六偏磷酸钠,乳化剂选用羟基化大豆磷脂,增稠剂选用MCC。
2、实验展望
本课题主要针对单一品种磷酸盐、乳化剂、增稠剂进行研究,但在实际的产品生产中,常常使用复配稳定剂,单一食品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改善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经常对单一的食品稳定剂进行复配。两种或两种以上食品稳定剂复配使用,可以充分发挥稳定剂的作用,其协同增效效应可以赋予产品更好的品质。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盼望着,盼望着国庆长假的脚步越来越近啦。 假期临近,记得提前备货哦!放假期间如有问题,可拨打热线电话:4000-999-322或者在QQ、微信留言!
了解更多> >“SPC2024重庆样品前处理技术创新大会”将于2024年5月9日在重庆举行,伟业计量受邀出席,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实验室前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最前沿的前处理技术创新手段,为实验室的整体效率的提高、人力成本的控制提供有效解决办法。
了解更多> >7月21日,伟业计量召开“伟业计量成功申报28种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表彰大会,集团董事长肖征、总经理周婷婷,豫南检测总经理方钰,中科互联总经理肖航出席会议,对此次成功申报的功臣们进行了表彰。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