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目的:总结白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薇”“萝藦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Cynanchum atratum”“Cynanchum versicolor”“Asclepiadace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ci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7月-2020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白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C.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C21甾体皂苷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芳香类化合物等,如直立白薇苷A、白前苷A、正十六烷酸、9-脱氢安托芬、3,4-二羟基苯乙酮;具有抗炎、抗肿瘤、美白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直立白薇上,对蔓生白薇的研究较少;对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上,而涉及其他类型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有关C21甾体皂苷类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化合物层面上,而构效关系研究较为少见。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白薇药材资源,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
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据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白薇性寒,味苦、咸,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等病症的治疗。为进一步挖掘白薇在新药研发中的价值及拓展其临床应用,笔者以“白薇”“萝藦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Cynanchum atratum”“Cynanchum versicolor”“Asclepiadace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 Med、Sci 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7月-2020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就白薇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是中药材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也是评价中药材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已从白薇中鉴定出C21甾体皂苷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其中C21甾体皂苷类为其主要化学成分。
1.1 C21甾体皂苷类
甾体皂苷由甾体苷元和糖基结合而成。其中,C21甾体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存在于萝藦科、玄参科、夹竹桃科、毛茛科等科属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生物活性。白薇中的C21甾体皂苷具有以下结构特点:(1)甾体皂苷苷元均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C、D环易发生变形,具有特殊的14,15裂环(A型)或13,14;14,15双裂环结构(B、C型)(图1);(2)苷元C-3位置上通常有β-OH,C-5、C-6位通常有双键;(3)糖链通常与苷元C-3位的OH相连,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通常发生在C-4位;(4)糖的类型主要有黄花夹竹桃糖、夹竹桃糖、洋地黄毒糖、地芰糖、加拿大麻糖和葡萄糖,且通常为6-去氧糖或2,6-去氧糖。
迄今为止,研究者已从白薇中鉴定出大量的C21甾体皂苷,具体如表1所示。从来源上看,从直立白薇中发现的C21甾体皂苷数量远远多于蔓生白薇,二者共有的成分为蔓生白薇苷A、C,白前苷C、D、H,Atratoglaucoside A,Cynanosides C、D和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苷。
1.2 挥发油类
白虹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薇中提取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其中脂肪酸类化合物占75.74%、酯类化合物占12.44%、醛类化合物占3.90%、酮类化合物占3.51%、烷类化合物占0.55%;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为正十六烷酸,占总量的47.76%。
1.3 生物碱类
陈楚英等采用抑菌活性靶向分离、溶剂萃取、柱层析等手段从白薇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出5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10β-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9-脱氢安托芬、9,14-脱氢安托芬、14-羟基-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10α-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从结构类型上看,5种生物碱均为菲骈吲哚里西丁类生物碱,且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Xin等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白薇中分离鉴定出安托芬。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发现为后续开展白薇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机制、构效关系研究及植物源保鲜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1.4 其他类
袁鹰从白薇中还分离鉴定出了豆甾醇、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以及一系列芳香类化合物,如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3,4-二羟基苯乙酮、2,6,2′,6′-四甲氧基-4,4′-双(2,3-环氧-1-羟基丙基)联苯、2,4-二羟基苯乙酮、4-羟基苯乙酮、丁香酸、2,6-二羟基苯乙酮、4-羟基苯甲醇、苯甲酸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2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9.21日,伟业计量“签到赢抽奖”活动正式开始!华为手机,水乳套装,月饼礼盒、大额积分等奖品相继被抽中,活动只剩最后三天,赶快行动吧!
了解更多> >2020年春节我司放假时间:2020年1月17日——1月31日,2020年2月1日(正月初八)上班。放假期间,我司将安排值班人员,如有问题,可拨打热线电话: 4000-999-322,或在QQ、微信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处理。
了解更多>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渐建立和完善,对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2024年4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检查管理办法》的公告,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旨在为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规范化妆品检查工作。这些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化妆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体系,保证了化妆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