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日前,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新闻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首先是发生在浙江省的两个病例,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对传播途径的猜测:一个是“菜场15秒近距离与感染者共同驻留被感染;”另一个是“医院药房吧台和感染者近距离驻留50秒被感染”。而在2月8日下午上海市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卫生防疫专家明确表示,目前可以确定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增加了一条:气溶胶传播。
要知道,气溶胶传播此前还被微信辟谣助手定义为“谣言”。那么,气溶胶传播途径被确认后,是不是意味着就此空气中病毒弥漫?什么是气溶胶和气溶胶传播的概念呢?
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大小为0.001~100 um,分散介质为气体。气溶胶传播通俗点就是可以悬浮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也就是说病毒携带者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气溶胶颗粒的大小,决定了气溶胶的物理传播性质:
·对于5微米以下的颗粒,很容易穿透呼吸道,一直到达肺泡腔;
·对于10微米以下的颗粒,很容易到达声门下方;
·如果颗粒大于20微米,因为重力的影响,传播不太远,就不太容易被吸入。
按照气溶胶的大小,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把10微米以下的颗粒定义为“可被动吸入颗粒”(respirable),把10微米~100微米之间的定义为“可主动吸入颗粒”(inspirable)。
总之,气溶胶的大小决定了传播的远近,颗粒越大,传播的距离相对较近,即便被主动吸入,也是沉积在上呼吸道中;颗粒越小,颗粒就飘得越远,也容易穿透进入下呼吸道。
近日“剧情”似乎又发生了反转。
有关环境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
而需要重视气溶胶传播的主要场所则包括汽车和办公室环境中等,没有足够通风情况下,又比较狭小的地方。而对于开放环境,如果附近没有传染病医院的话,则不需要过度担心。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次伟业计量开展农残专题线上研讨会,将邀请行业专家、伟业计量技术人员分别针对食品农残前处理、中药材农残检测、蔬果农残检测等课题进行直播分享,直播中可以在线答疑,与讲师进行交流互动,还可以参与活动抽奖,惊喜礼品等您来您,多轮抽奖机会,不要错过哦!
了解更多> >奥科集团复工后,河南省商城县县委书记李高岭、县长周哲、副县长程琳、工信局、城关镇领导等多次光临奥科研发基地进行防疫指导工作,实地了解防控人员培训、防护物资筹备、防疫宣传力度、复工人员健康档案建立等情况,奥科董事长肖征、豫南检测总经理方钰陪同调研。
了解更多> >2023年6月15日,伟业计量在青岛汉卓酒店举办首届巡回招商会议,14家品牌代理观摩团莅临参加。第2届郑州巡回招商会议目前火热招商中,诚邀您的参与,我们6月29日再会!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