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4、操作步骤
晴天选代表性稻株。取其主茎心叶下第3叶~4叶片的叶鞘,用湿布擦净,剪碎压汁待用。
(1)试纸点滴法:将汁液稀释20倍,用滴管吸取稀释液1滴,点在水合茚三酮试纸条上,点样控制在直径约1 cm为宜,可让其自然干澡显色。有条件可用电热吹风机吹干或80oC烘箱中烘干显色,时间长,色点会逐渐褪去,在显色5 min后即与同时同样操作显色的氨基酸系列标准色斑进行比较定量。也可以用制备好的比色卡比色定量。
(2)试竹比色法:取汁液1滴~2滴,注入管口直径为15 mm的10 mL刻度试管,加入1mLpH5.0柠檬酸缓冲液,摇匀,再加入1 mL水合茚三酮乙醇溶液,充分摇匀,置于温水浴中,注意试管内试液低于水浴水面,在80OC温度下保持30分钟再取出冷却,用pH 5.0柠檬酸缓冲液稀释为10 mL摇匀,再转入比色管与同法操作显色的系列标准色阶或比色卡比较定量。注意显色液会缓慢褪色.显色后应在30 min内比色完毕。
5、结果计算
汁液氨基态氮和酰胺态氮含量mg·L-1=p×V1/V2
式中:p——比色标准色阶或比色卡相应mg "I,一‘数;
V1——显色溶液总体积毫升数;
V2——显色汁液毫升数(按每滴0.05mL计算)。
6、结果解释
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氮素合成能力是不同的。采样测定时应注意这些条件的控制。在穗分化期,以心叶以下第3-4叶的叶鞘反应较灵敏,采样测定应在晴天进行。
用试管比色法精度较高,而用试纸点滴法可定出含最高、中、低3级。
三、稻株组织氮素状况间接测定(淀粉一碘试法)
在正常情况下,水稻幼穗分化期的叶鞘组织开始有淀粉积累,其积累量与稻株体内含氮量呈明显的负相关,氮素含量高,叶鞘内淀粉积累少,甚至没有淀粉积累。因此,测定叶鞘淀粉含量多少,可以间接评估稻株氮素状况。
1、方法原理
叶鞘淀粉的含量与其植株含氮量呈负相关,利用淀粉与碘作用,被染成蓝紫色,且蓝紫色愈深表示淀粉含量愈多,据此判断叶鞘淀粉的有无或多少,间接推测幼穗分化期稻株氮素营养状况。
2、仪器设备
剪刀;单面刀片;大头针;绳子;浸泡容器;尺。
3、试剂配制
(1)碘化钾溶液:2.5g腆化钾溶于50 mL蒸馏水中。
(2)碘-碘化钾溶液:0.5g碘溶于50mL碘化钾溶液中。
(3)碘-碘化钾稀溶液:将上述碘-碘化钾溶液稀释10倍(可用医用碘酒稀释20倍代替)。
4、操作步骤
晴天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采代表性植株10株~20株,取其心叶下第1叶~2叶鞘待测。
(1)纵破叶鞘染色法。将选取的叶鞘,从叶片相接的叶枕处用大头针尖沿鞘脊自上而下划一条破口,将其浸泡在碘-碘化钾稀溶液中经30 min后取出,量出被染色部分的长度A和叶鞘总长度B,求A /B值。
(2)横切叶鞘染色法。将选取的叶鞘,按其自身长度等分为6段,放入碘-碘化钾稀溶液中,振荡碘液让其全部浸没,静置12h,取出观叶鞘染色情况。凡整段叶鞘或鞘两端或其长度的1/2以上染成灰蓝至青紫色的,都作为有淀粉碘反应的叶鞘段来统计(A),其染色长不足1/2或不染色的叶鞘,作为无淀粉碘反应的叶鞘来统计(B)。求(B)/(A)值。
5、结果计算
(1)纵破叶鞘染色法结果计算
植株氮素营养水平=A /B
式中:A——叶鞘染色长度(厘米);
B——叶鞘总长度(厘米)。
(2)横切叶鞘分段染色法计算
植株氮素营养水平=(B)/(A)
式中:(B)——无淀粉碘反应的叶鞘总段数;
(A)——有淀粉碘反应的叶鞘总段数。
6、结果解释
水稻幼穗分化期,叶鞘组织的淀粉积累与其可同化的氮含量有明显的负相关,这种关系与品种、发育阶段不同而异。同时,由于稻株光合作用和其生理活动变化、在阴雨天、清晨、傍晚所采样品的淀粉-碘试法测得结果与稻株氮素营养缺少规律性,因此,采样测定要在晴天上午9时以后至下午4时前进行。
参考资料: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本系列产品为BNCC自主研制的CHO细胞DNA含量测定质控品,可应用于定量 PCR法定量检测CHO细胞残余DNA。外观为透明液体,1.5mL冻存管包装。均匀性良好,长期稳定性检验合格。
了解更多>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沸点在50—250℃的化合物,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类有机物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八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讲的很不错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