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讲解人:周洋 北京北方伟业计量技术研究院
目录
Part 1 原子吸收光谱仪
Part 2 基本原理
Part 3 实验方法
Part 4 问题与讨论
原子吸收光谱仪
目前已发现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占了大多数,常见的金属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ICP-OES法、ICP-MS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下面我就最常用的原子吸收法和大家进行分享。
简介
原子吸收光谱仪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地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仪 光源 试样原子化器 单色仪 数据处理系统
原子化器主要有两大类,即火焰原子化器和电热原子化器。火焰有多种火焰,目前普遍应用的是空气—乙炔火焰。电热原子化器普遍应用的是石墨炉原子化器,因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就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带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基本原理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光谱仪。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lgI/I0=-lgT=KCL,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实验方法
配制方法 检测过程
1.实验防护用品:穿着实验服、穿戴好与实验对应的防护用品(防护镜、口罩、手套、防护鞋等)。 2.原料的贮存:所用原料密封保存,且需要处在避光、阴凉、干燥条件下。 3.原料的选择:(1)单元素标准溶液:金属元素对应的化合物,也可选择金属单质;(2)化合物标准溶液:化合物,也可选择对应的金属单质。 注:优先选择化合物,原因是前处理和溶解过程相对简单
前处理:将实验用器皿(烧杯、药匙、移液管、容量瓶等)洗净干燥备用。 1.化合物:将氧化锌纯度标准物质放在坩埚内,在800±10℃下干燥6小时,取出放在有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2.金属单质:取一定数量铜,于硝酸(5+95)中清洗,待表面氧化物洗净后,取出立即用蒸馏水冲洗,再用无水乙醇清洗,重复三次,风干后,备用。 注:前处理一般以证书上给出的方法为准
溶剂的选择:在选择酸溶解时,根据溶质的理化性质,以物质易溶解,溶剂稳定为原则,以保证配制和使用过程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标准物质浓度的稳定性。根据参考国内同类标准物质,综合考虑环境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标准物质的配制溶剂。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
以1000μg/mL的铜标准溶液为例:配制二次蒸馏(1+1)硝酸200mL,准确称量纯度为99.93%的纯铜成份分析标准物质2001.41mg(精确至0.01mg)至烧杯中,加少量超纯水润湿,再加入适量二次蒸馏(1+1)硝酸,加热充分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2000mL容量瓶内,用剩余的二次蒸馏(1+1)硝酸多次涮洗烧杯并倒入该容量瓶中,再用超纯水定容、摇匀,分装到60mL聚乙烯塑料瓶内,溶液标准物质装量为50mL,迅速封口,配制过程中室温保持在20℃±3℃,分装总量40瓶,粘贴标签后清洁阴凉处保存。为保证质量,防止环境污染,从配制到分装整个过程在一天内完成。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伟业计量常见的金属类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二、标准曲线的配制
(1)1000μg/mL的锌标准溶液:
1000μg/mL→100μg/mL→ 10μg/mL
0μg/mL 0.1μg/mL 0.2μg/mL 0.3μg/mL 0.4μg/mL 0.5μg/mL
梯度稀释,均用0.1mol/L硝酸定容摇匀,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检测,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标准曲线。
(2) 1000μg/mL的锌标准溶液:
应梯度稀释,先稀释成100μg/mL,再稀释成10μg/mL,均用0.1mol/L硝酸定容摇匀,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检测,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标准曲线。
三、待测液的配制
(1)100μg/mL的锌标准溶液:
1000μg/mL→100μg/mL→ 10μg/mL → 0.4μg/mL
(2)0.01mol/L的硝酸银溶液标准物质(1L含0.01mol硝酸银,也就是含有0.01mol银,即银的含量为0.01×107.8682g/L→1078.682μg/mL) :
1078.682μg/mL → 107.8682μg/mL → 10.78682μg/mL → 1.078682μg/mL 梯度稀释,均用0.1mol/L硝酸定容摇匀,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检测,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标准曲线。
1.操作的环境条件:室温10-35℃,相对湿度20-80%RH。
2.操作步骤:
2.1外观检查 掀去仪器罩,观察仪器外表有无异常。
2.2开机前准备
2.2.1打开排风开关,检查通风是否良好。
2.2.2查看电线插座、气路管道连接是否正常。
2.2.3检查水封是否充满了水。
2.3开机步骤
2.3.1在仪器上安装一只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
2.3.2开启电源总开关,开启仪器开关。
2.3.3调整波长,点亮空心阴极灯,设置工作参数。
2.3.4仪器及空心阴极灯预热30分钟以上,使仪器各部件及灯的能量进入稳定状态。
灯预热时间不够,结果漂移。
2.4稳定性检查,相对标准偏差<5%。
2.5技术性能检查,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要达到0.995以上。
2.6测定步骤
测定Cu、Ni、Ag等不易原子化的元素及碱土金属时,使用贫燃火焰;对于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如Cr、Al、稀土金属等则适用富燃火焰。多数元素使用中性,即化学计量型火焰,燃助比为1:4。合适的燃助比应通过实验确定。固定助燃气流量,改变燃气流量,观察所测吸光度值与燃气流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的燃助比。
2.6.1先打开空气缸瓶开关,再开乙炔缸瓶开关。
2.6.2点火。火焰稳定10分钟。
2.6.3依次测定空白、标准曲线、样品溶液,记录结果。
2.7关机步骤
2.7.1测定完毕后,熄火,熄灯,关机,关电源总开关。
2.7.2取下空心阴极灯,放入盒内。
2.7.3关闭乙炔缸瓶开关,关闭空气缸瓶开关。
问题与讨论
1.金属标液的配制,可以适当的多加些酸。
2.溶解金属单质时,应先了解金属的性质,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用何种溶剂溶解更好,钝化等。加酸或碱溶解时,应沿烧杯内壁缓慢滴加。
3.有铅、铬两种金属的混标,应加过量的硝酸。
4.做低浓度混标时,可以先做成高浓度的混标,然后稀释;也可以做成高浓度的金属单标,分别稀释后再混匀。具体看需求和实验操作难度。
5.做标准曲线按给出的线性范围,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金属铬,给出的线性范围是0-5μg/mL,之前也做过0、5、10、15、20、25μg/mL的标准曲线,且做铬的曲线时应加入2mL氨-氯化铵缓冲液,以保证曲线的稳定。另外,给出了建议的检测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检测。
6.要配制与标液相匹配的标准曲线,例如做1μg/mL的铅标准溶液,虽然给出的线性范围是0-5μg/mL,但也应配制0、0.5、1、1.5、2μg/mL的标准曲线。
7.做标准曲线和稀释待测液时加入0.1mol/L硝酸,保证溶液的稳定。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0 积分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