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食品中纳米递送系统的几种制备方法(二)

周世红-会员头像-www.bzwz.com伟业计量
周世红 2021-07-05 16:49 评论( 0 ) 浏览( 673 )

4、微乳法

微乳法是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纳米粒子。在乳状液中滴加醇,能够得到透明或半透明、均匀并长期稳定的微乳液。微乳法一般应用于固体纳米脂质颗粒技术中。BegümDemirkur等采用制备血清白蛋白纳米颗粒(BSANPs)微乳液作为物质传递系统,微乳液能够提供良好的介质。Behbahani等采用微乳-超声技术等因素研究制备姜黄素-NLC特性的配方,通过体外消化试验,姜黄素的具有较高稳定性。得到的固体纳米脂质颗粒较为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与应用。

5、薄膜法

薄膜法最常使用的是薄膜分散法,是将相应的膜材料(例如磷脂等)以及脂溶性的药物加入有机溶剂中,通过减压旋转或真空干燥出去加入的溶剂后形成膜,再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后加入刚刚形成的薄膜容器里,使用机械力将其分散形成脂质体。行云逸等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益生菌脂质体,得到的脂质体平均粒径较小,呈现淡黄色,分布均匀且球形,同时包埋率可达到60%以上,能够较好的保护益生菌的生理活性,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高艺敏等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比了采用乳化蒸发法和薄膜-超声法制备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采用乳化挥发法得到阿魏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约为薄膜超声法制备粒径的两倍,经过观察二者相比,薄膜法得到的产物更小更均匀,同时薄膜法制备的脂质纳米粒稳定性较好,同时在4℃条件下保存都较为良好。

相关链接:阿魏酸姜黄素磷酸盐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