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雪莲菌颗粒形成机制的现状

周世红-会员头像-www.bzwz.com伟业计量
周世红 2021-12-11 16:55 评论( 0 ) 浏览( 874 )

雪莲菌(TibetKefir),又称藏灵菇,是源于我国西藏的一种天然混菌发酵体系,由乳酸菌酵母醋酸菌等多种微生物附着在蛋白质、多糖等基质上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对牛乳等具有发酵作用。多菌相的共生发酵使得雪莲菌发酵乳具有独特醇香及起泡性,被誉为“香槟酸奶”,深受大众喜爱。不仅如此,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雪莲菌颗粒及其发酵乳具有降脂,抑制肿瘤,调节胃肠道,免疫调节等多种有益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在传统的家庭制作过程中,非无菌操作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身微生态的稳定。雪莲菌发酵乳作为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故仅限于当地民间流行。

雪莲菌粒只在原粒的基础上,以传统的培养方式增殖,不仅增殖速度缓慢,而且其微生态体系为动态平衡,使得发酵过程难以控制,发酵乳风味和品质不均一。目前通过纯培养发酵剂模拟雪莲菌发酵乳的尝试,涉及的菌种组成简单,所得产品无法达到原粒发酵乳所具有的风味和功能特性。曲宜、石海波、刘克营、Chen、Ng等学者致力于人工模拟雪莲菌颗粒的研究,尝试构建菌相组成清晰,发酵过程可控的发酵剂,然而,尚未得到理想的结果。了解雪莲菌粒的形成机制和生长特性,是实现雪莲菌粒人工模拟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雪莲菌颗粒理化组成为出发点,根据目前已有的雪莲菌颗粒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凝练出生物膜假说、聚集假说、共生假说3种颗粒1雪莲菌粒理化组成规律不同于天然形成的混菌发酵体系,人工重组雪莲菌颗粒,能够形成菌相组成明确,发酵条件可控,发酵乳品质稳定的发酵剂,是实现其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目前亟待打破的瓶颈。尽管不同培养环境雪莲菌颗粒菌相组成差别较大,但是通过对多项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其在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及微生物组成分布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关链接:乳酸菌酵母醋酸菌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