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以β-1,4-D-吡喃甘露糖为主链的内切水解酶的总称,属于半纤维素酶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微生物是工业生产甘露聚糖酶的主要来源,真菌和细菌都是产生甘露聚糖酶的主要微生物,其中细菌是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大群体。甘露聚糖酶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加工、造纸、畜牧业、石油开采及其它领域都有光明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甘露聚糖酶作为第三代饲料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在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动物的营养代谢和营养消耗,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动物免疫力;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加快生长速度;提升低质量饲料的营养价值等。然而一般β-甘露聚糖酶的耐酸性较差,难以在动物肠胃环境下发挥作用,因此寻找具有耐酸性的β-甘露聚糖酶是关键所在。
本实验以耐酸性作为筛选指标,从魔芋种植土壤中筛选得到耐酸性的β-甘露聚糖酶的产生菌,对该菌的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样品来源
土壤样品采集自重庆市奉节县黄国军魔芋种植场。
(2)培养基(按质量分数计)
富集培养基:酵母浸粉0.5%、魔芋粉1.5%、NaC10.5%、蛋白胨0.3%、pH7.2~7.4,115℃灭菌30min。
筛选培养基:NH4C10.5%、NaC10.5%、甘露聚糖1.0%、琼脂2.0%、pH7.2~7.4,115℃灭菌30min。
种子培养基:魔芋粉1.0%、蛋白胨0.5%、NaCl1.0%、自然pH,115℃灭菌30min。
初始发酵培养基:魔芋粉2.0%、蛋白胨1.0%、NaCI1.0%、自然pH,115℃灭菌30min。
2、菌株筛选
土壤预处理后进行富集培养,用梯度稀释法处理富集培养液并涂布在筛选培养基上,挑选长势良好且菌落直径大的单菌落进行划线分离,纯化三次以上,斜面4℃保存。
将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进行摇瓶发酵,发酵后离心得到粗酶液。粗酶液用pH4、0.2mo/L磷酸氢二钠一柠檬酸缓冲液37℃、150r/min耐酸处理1h,后用DNS法测定粗酶液酶活,选择酶活力最大的菌株为供试菌。
3、酶活力测定
取粗酶液0.1mL,加至0.9mL槐豆胶溶液(0.5g槐豆胶+100mL、pH6.0、0.2mol/L磷酸缓冲液)试管中,55℃的水浴反应10min。在试管中加入lmLDNS试剂,沸水浴5min灭活和显色,后流水冷却,定容至10mL。以空白液调零,在540nm处测其吸光度。在甘露糖标准曲线(参考张闻的方法制得)上查得相应的甘露糖含量,计算甘露聚糖酶酶活。
酶活力定义:1个酶活力单位(U)为以pH6.0、0.5%槐豆胶为底物,在55℃水浴中反应10min,每1lmin产生相当于lumolD-甘露糖所需要的酶的量。
式中:Fg-由标准曲线查得的甘露糖微克数、n-稀释倍数、0.1-酶液毫升数、t-恒温时间、180-甘露糖分子量。
4、菌株鉴定
将筛选得到的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培养8~12h,离心收集菌体。采用Ezup柱式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采用16SrDNA扩增通用引物:
7F:CAGAGTTTGATCCTGGCTAGGAGGTGATCCAGCCGCA、27F:AGTTTGATCMTGGCTCAGGGTTACCTTGTTACGACTT,扩增该菌株的16SrDNA。PCR反应体系:基因组DNA(20~50ng/uL)0.5μL、10xBuffer(withMg2+)2.5L、dNTP(2.5mmol)1μL、酶0.2μL、F(10umol)0.5μL、R(10umol)0.5μL、加双蒸馏水至25μL。PCR循环条件:预变性:94C4min,变性:94℃45sec,退火:55℃45sec,延伸(30cycle):72℃1min,修复延伸:72℃10min,终止反应:4℃。将获得的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采用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回收PCR产物。将PCR得到的16SrDNA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得到测序结果后进入NCBI网站,BLAST对比分析GenBank中现有的细菌16SrDNA,并使用MEGAX构建该菌株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同源性分析。
5、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响应面优化。选取自变量因素为A-魔芋粉、B-酵母浸粉、C-Mn22+,响应值(R1)为酶活。使用软件Design-Expert10.0.7对上述因素进行响应曲面回归分析,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进行优化。BOX-Behnken试验因素水平表如表1:
二、结果与分析
1、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将富集培养液的稀释液涂布于筛选培养基,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会在培养基上生长,以此来筛选菌株。挑选长势良好且菌落直径大的10株单菌落进入复筛,并命名为NSG-1、NSG-2、……、NSG-10。
将筛选得到的10株菌进行摇瓶发酵,用DNS法测定粗酶液酶活力。
NSG-6在经耐酸性实验后酶活力为1.78U/mL相对最高,其正常酶活力为2.05U/mL,故将其作为供试菌株。
加双蒸馏水至25μL。PCR循环条件:预变性:94℃4min,变性:94℃45sec,退火:55℃45sec,延伸(30cycle):72℃1min,修复延伸:72℃10min,终止反应:4℃。将获得的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采用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回收PCR产物。将PCR得到的16SrDNA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得到测序结果后进入NCBI网站,BLAST对比分析GenBank中现有的细菌16SrDNA,并使用MEGAX构建该菌株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同源性分析。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